中心理解题(行文脉络)、细节判断题
一.行文脉络
1.行文脉络的主要类型:
①总-分:最基础、最重要,中心句出现在前面。
②分-总:最基础、最重要,中心句出现在后面,尾句引导重点。
③总-分-总:在“总-分”结构的基础上,对观点进行再次强调。
④分-总-分:在“分-总”结构基础上,对观点进行支撑论证。
⑤分-分:即并列关系,文段没有重点,需要全面概括。
2.理论要点:
把握中心句及分述句的特点;如果中心句不好判断,把分述句的内容排除掉,剩下的就是中心句。
3.中心句特征:
①形式:重点词提示
②内容(重点把握):即文段的核心观点(可能是对策、结论、评价等)
4..分述句特征:
①举例子:“比如”“例如”“……就是例证”“诸如”“譬如”“人名/作品名”等。
②数据资料:文段出现一系列的数据、资料,相当于举例子,非重点。
③正反论证:是大家写文章时常用的方法,例如:文段前文提出观点,接下来正说说,反说说,换种说法再说说。
④原因解释:前文提出观点,后文通过“因为”“由于”进行原因解释。
⑤并列分述:
- 并列结构:前文提出观点,后文从不同(如:个人、企业和国家/社会)的角度论证。
- 排列组合、罗列:如果题目难度较高,可能将前面的分述句特征进行任意的排列组合。
⑥如果分述句中出现关联词,非重点。
**5.知识链接:**总—分(观点+解释说明)中心句后为不同类型的解释说明。
6.知识链接:分—总
①.结论、对策。如有的文段前面作引入分析,尾句作总结、得出结论;有的题目前面提出问题,中间进行分析,尾句提出解决的对策。
②.代词(“这”“此”)引导的尾句需关注。如文段前文出现一大段内容,尾句出现“这/对此……”,指代词对前文进行指代、总结,与结论词起到的作用很接近。
③.常考标志词如:
- 对此/有鉴于此:在申论中常出现,“鉴”指借鉴,前面常为不好的教训,“有鉴于此”之后会给出应该做的对策。
- 尽管如此:“此”指代前文、作总结,“尽管”表转折,重点在“尽管如此”之后。
- 在这个意义上/从这个角度来说:起到对前文进行总结的作用。
- 总之、换言之、简而言之、换句话说:大家在写作文时会用到此类词语。
7.做题技巧:
①题干略读省略法:做题速度慢通常是大家读文段读得比较慢,可以将题干略读,不要逐字逐句、反复阅读。需要分清楚有的内容要略读,有的内容要重点读。
如果在文段开头出现以下表述是不重要的:
- 背景引入(近年来、随着、在……背景下);下定义(如“分享经济就是/指……”),为话题引入,引入本身不重要,阅读时只要抓住谈论的话题即可。
- 观点之后会进行论证,论证时会出现举例子、通过人名/地名/年份/事件论证、解释原因、调查报告/数据资料、正反论证、并列分述,起到论证的作用,遇到时可略读。
②快速排除选项技巧:
- 正确答案是对中心句的同义替换,干扰选项常见错误为主题词错误,一定要抓准文段的主题词。设置错误如主题词扩大、缩小;两个主题词只出现一个,表述片面。
- 非重点表述:转折关系转折前;因果关系结论前;对策文段中针对问题、意义、效果的表述;表述片面;针对分述句的解释说明。
- 与作者的感情倾向相悖的需要排除。
- 表述绝对的需要慎选,并非表述绝对一定是错误的,通常情况下正确选项表述比较温和。
- 无中生有不能选。
- 不明确的选项:在正确与明确之间一定要先保证正确,再考虑是否明确,需要忠于文段,对比择优。
二.细节判断题
1.提问方式:
①以下对文段理解正确/不正确的是……
②符合/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……
③从文段中可以得知/推出的是……
2.做题顺序建议:
①.从文段特征看:
- 文段晦涩难懂:如涉及到物理、化学、医学、天文学,遇到此类题型时,大家扫一眼文段发现不易理解,先看选项,再回到文段作对比。
- 文段通俗易懂:如文段非常通俗易懂,涉及到热点话题、大家感兴趣的话题,可以先看文段,再去选项进行对应。
②.从选项特征看:选项特征明显,如四个选项非常短,或结构相同、差异很明显,此时可以先定位选项的不同,再去文段作对比。
③.把握易定位的特征,并非所有题目都严格按照选项顺序解题。
- “三字一号”:数字;名字(人名、地名);字母(x、y、z 或希腊字母);标点符号(双引号、书名号)。
- 如果选项没有易定位的特征,可以定位选项围绕的核心名词,这些核心名词往往是比较专业的概念、术语。
3.错误选项类型:
①无中生有:选项出现文段未提及的内容。
②偷换概念:
- 替换:如文段论述 A,选项替换成 B。
- 混搭:即张冠李戴,如文段论述“小王和小李恋爱了,小张和小郭分手了”,干扰选项“小张和小恋爱了,小李和小郭分手了”为混搭。
③.偷换逻辑:
- 强加因果:文段论述“A 同时 B”,选项论述“A 导致 B”。
- 因果倒置:文段论述“因为 A 所以 B”,选项论述“因为 B 所以 A”。
④偷换时态:十年前考查得比较多,现在考查得比较少,因为比较简单。
- 将来时(将要、立刻、趋势、以后)
- 完成时(已、已经、曾经、了、完成、过)
- 进行时(正在、在……中、着)
4.快速解题技巧:
①对比项
标志词:
- A 比 B 更……
- A 高于/优于 B
- 利大于弊
②相对绝对项
- 绝对表述:一定、必定、都……
- 相对表述:可能、也许、往往……
- 不完全、并非绝对……
③表述与实际不符项
④选非题中出现对比项、绝对项、表述与实际不符项,则可以优先验证;选是题优先考虑相对温和的表述,提供的是优先验证的顺序。